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

精英聚厦,共护儿童健康——华西二院儿童康复团队亮相全国儿科大会 展示多维度研究成果

2025年10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医学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十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作为国内儿科学界首屈一指的品牌学术会议,本次儿科大会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围绕前沿成果展开深度研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康复科在周晖教授、蔡晓唐教授率领下共12人参会,不仅携多项原创研究成果亮相,与全国同道共享科研新进展,更代表西部儿科康复领域参与专场议题讨论,为行业发展贡献 “华西力量”。

本次大会中,我院儿童康复科团队以“高质量研究 + 多形式呈现” 的模式深度参与,共进行 7 篇大会发言及多篇壁报展示,研究内容覆盖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罕见病康复等方向,均基于临床需求开展研究,兼具科研创新性与临床实用性。

10月24日17:10-19:00, 儿童康复科副主任蔡晓唐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委员参加工作会议,介绍团队工作及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多中心队列协作情况,通过自愿参与、协作共享进行学组内资源整合,促进该类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与康复临床研究,获学组专家的高度认可。25日上午蔡晓唐教授主持康复分会场专题汇报及大会发言环节,该环节聚焦儿童康复领域临床热点与科研前沿,进行了讨论互动及专业总结。

马丹副主任医师以《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children who stutter: a preliminary study》为主题,分享我科在口吃儿童神经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聚焦口吃儿童白质微观结构特征,提供了口吃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标记以及神经调控治疗口吃的研究证据。

周丹医师分享《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快速进行性心肌损伤的早期识别: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基于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提升临床对DMD(杜氏肌营养不良)快速进展性心肌损伤的早期识别能力,助力DMD心肌病的临床早期诊疗,显著延缓病程进展。

沈芳医师分享《基于fNIRS技术评估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功能连接和抑制功能的治疗效果》,依托 fNIRS 无创神经影像学技术,验证哌甲酯对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功能连接及抑制功能的改善效应,为药物疗效评估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田小玉治疗师分享《非药物干预体系在ADHD儿童精准化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探索》,构建 ADHD 非药物干预体系,推动疾病管理从 “短期症状控制” 向 “长期功能改善” 的慢病模式转型,为 ADHD “长期慢病管理” 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临床路径。

李杨医师分享《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患者骨骼肌分布对步行能力丧失的预测分析》,聚焦DMD 患者运动功能衰退的核心问题,揭示 DMD 患者骨骼肌分布与步行能力丧失(LOA)的关联机制,明确该指标可作为病情进展的有效预测因子,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提供了依据。

陈玉莲医师分享《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年龄变化特征的临床研究》,追踪不同年龄段DMD患者心率变异性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研究其随年龄变化规律及与心脏损伤的关联性,为临床分阶段干预提供实践参考。

邱仲昱治疗师分享《杜氏肌营养不良自主神经功能对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相关性研究》,阐明DM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肺功能、运动耐量的内在关联,揭示自主神经功能衰退是DMD患者肺功能下降、运动耐量减退的重要预警信号,临床可通过定期监测HRV指标,个性化制定运动及呼吸康复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本次大会我院儿童康复团队和与会专家深度交流,进一步洞悉了国内外儿童康复领域的新理念与前沿技术。


未来,我科室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深化国内外合作,推进跨学科多中心研究。我们将持续聚焦神经发育障碍与罕见病康复领域,致力于将科研突破转化为患儿切实可及的康复成果。儿童康复之路,是专业与爱的接力。华西二院儿童康复科将始终秉持“精准康复·守护童心”的使命,携手同行,以更前沿的技术、更系统的服务和更温暖的陪伴,为特殊儿童铺就成长之路,守护梦想绽放,共同书写儿童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

  •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