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相关规定及知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 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 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母乳喂养。
5. 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新生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 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 实施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 鼓励按需哺乳。
9.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做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及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 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 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 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 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 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 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母乳代用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措施
1. 制定促进母乳喂养措施的规定并传达到全体医护人员。
2. 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 加强母乳喂养教育,告知孕妇和家属母婴同室的好处、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技巧等。
4. 产后1小时内及剖宫产术后母亲有应答反应时,开始行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
5.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无母乳喂养禁忌证者实行按需哺乳。
6. 不用橡皮奶头喂哺新生儿,有医学指征时采用小杯等方法加奶。
7. 医务人员深入病房指导母乳喂养,并帮助母亲解决哺乳中存在的问题。
8.母婴分离时,指导产妇挤出乳汁存入新生儿科奶库,用于喂哺其新生儿。
9. 出院前,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10.对出院后的母亲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医院设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咨询电话
(号码:85501333、85503735)
四、母乳喂养的好处
1.营养,利于吸收。
2.增强抗病能力。
3.经济,方便,无污染。
4.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
5.促进母子心理健康,加深母子感情。
6.减少人工喂养费用及人力,减少婴幼儿医疗费用。
五、母乳的成分
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乳清蛋白为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脂肪(脂肪颗粒小,含脂肪酶)、维生素(除维生素D、K外)其他维生素均有、矿物质(钙磷比例2:1,吸收率50-70%)、免疫成分(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等)。
六、相关概念:
1.皮肤接触、早吸吮: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让其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并吸吮母亲的乳房,至少30分钟。
2.按需哺乳:按母亲和婴儿的需要哺乳,不规定时间和次数。
3.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与母亲在一起,24小时母婴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4.纯母乳喂养: 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用喂杯等方法喂食母乳或母乳库捐献母乳都可以包括在纯母乳喂养中。
七、母乳喂养的姿势:
1.母亲应该采用放松舒适的坐姿或者卧位。
2.孩子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孩子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4.下颌紧贴乳房。
5.如是新生儿则应用手托住臀部。
6. 常见姿势: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卧式。
八、婴儿的含接姿势
1.婴儿嘴张大,下唇外翻。
2.舌呈勺状环绕乳房。
3. 面颊鼓起呈圆形。
4.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5.慢而深的吸吮,有吞咽动作和声音。
九、挤奶的适应症、次数和手法
(一)适应证
1.产后促进泌乳。
2.哺乳期任何时候泌乳不足时增加泌乳量。
3.母婴分离条件下刺激和维持泌乳。
4.婴儿住院或无法直接哺乳时,可以吸出乳汁供给婴儿。
5.乳胀、乳腺管堵塞或者乳腺炎等乳汁淤积的情况。
6.外出、母亲住院或哺乳期使用禁止哺乳的药物时。
7.早产儿、低体重儿吸吮能力弱甚至没有吸吮能力时,维持或增加乳汁分泌。
8.计划给母乳库捐乳。
(二)挤奶的次数
每天8-12次
(三)挤奶手法
1.洗手。
2.采取舒适的体位,站或立位均可。
3.将接奶器靠近乳房。产妇将拇指及食指放置在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拇指与食指相对,其它手指托着乳房。
4.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手指反复地一压一放。
5.依各个方向按同样的方法压乳晕,挤压时,手指不可在乳房上滑动。
6.每一乳房每次至少挤压3~5分钟,至乳汁减少再去挤压另一乳房,两个乳房可交替。
7.挤压以20~30分钟为宜。
十、 人工喂养的医学指征
(一)婴儿原因
1.婴儿不能直接吸奶,或因各种原因无法得到母乳,如婴儿体弱、有吸吮困难或口腔异常,或母婴分离需要吸乳的等。
2.婴儿: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
3.婴儿除了母乳外,可能需要其它营养素,需要制定个体化的喂养计划。
4.婴儿不能接受母乳或其它母乳代用品,需要特殊配方奶粉,如半乳糖血症需要喂养不含半乳糖的配方奶。
(二)母亲原因
1.产妇因身体状况而不建议母乳喂养的如:精神病,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传染期,艾滋病,结核活跃期等。
2.产妇成瘾,如烟草,酒精,药物,母乳喂养仍是大多数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但HIV避免母乳喂养。
3.如果母亲因为个人原因或医学指征需要添配方奶,母亲需签知情同意书。
十一、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策略
1.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可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特异性高效免疫球蛋白,继之以乙肝疫苗免疫后给予母乳喂养。
2.母亲正在接受同位素诊疗,或曾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后,乳汁中放射性物质清除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3.半乳糖血症和苯丙酮尿症并非母乳喂养的绝对禁忌症,应根据监测的血清苯丙氨酸和半乳糖-1-磷酸水平,适量给予母乳喂养和无苯丙氨酸和半乳糖的配方。
4.母乳不足或缺乏时
足月儿:给予足月配方奶
早产儿:给予早产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