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党史学习教育简报
第7期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5月19日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各党支部、科室开展
“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党委要求全院党员干部做到学党史、担使命、树形象、做奉献、办实事、开新局。落地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各支部、科室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工作,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见效。
医院首次开展两例非血缘脐带血移植治疗粘多糖贮积症
2021年4月-5月,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医学遗传科/产前诊断中心及放射科精诚合作,首次为两名粘多糖贮积症患儿行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并获成功。
2020年底,两名患儿因面容特殊,发育落后,骨骼畸形于我院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俞丹教授处就诊。在此之前,患儿已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俞丹教授考虑患儿可能为粘多糖贮积症,积极联系我院医学遗传科/产前诊断中心张雪梅教授为两位患儿进行粘多糖贮积症酶学检查,确诊两名患儿分别为粘多糖贮积症积症Ⅱ型和粘多糖贮积症积症Ⅳ型。为挽救患儿生命,经我院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医学遗传科/产前诊断中心与儿童血液肿瘤科多科协作会诊,与患儿家长沟通后,两名患儿均转入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进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此次为我院首次运用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的黏多糖贮积症,患儿病情复杂,儿童血液肿瘤科朱易萍教授多次与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医学遗传科联合会诊,并带领血液科移植团队仔细评估两位患者临床状态及各项指标、并充分权衡利弊,与患儿家庭进行了反复深入的沟通,最终制定了周到详细的治疗方案。今年4月,两名患儿均行非血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过程顺利,手术成功。目前患儿造血重建,医学遗传科密切监测患儿粘多糖酶学水平变化,并多学科联合随访患儿后期的生长发育情况。
儿童门诊日臻完善 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为满足我院患儿对华西其他兄弟医院相关专业的就诊需求,截止目前我院已联合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开通了小儿外科门诊、儿童眼科门诊、儿童心理门诊,儿童口腔门诊、儿童口腔保健门诊、儿童皮肤科门诊、儿童神经外科门诊。儿童耳鼻喉科门诊也在开诊的积极筹备中,未来我院儿童门诊专业将更加完善。
医学遗传科/产前诊断中心“线上”“线下”开展诊疗服务
医学遗传科/产前诊断中心赵小文教授、王和教授、张迅教授、张雪梅副教授、祝茜主治医师、赵倩颖主治医师、刘希婧主治医师在“华西第二医院”微信服务号开展了免费线上义诊活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为孕妇解答疑惑,为不能及时来院就诊的孕妈妈及备孕家庭提供有效、方便、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并利用周末时间去乐至县保健院为当地居民免费义诊,提高公众对遗传病的认识,普及产前筛查与诊断知识,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
产科二、三党支部母亲节赴基层开展“关爱妇儿、呵护健康”义诊活动
5月9日母亲节当天,产科二、三党支部在产科二党支部胡雅毅书记的带领下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卫生院举办“关爱妇儿、呵护健康”义诊活动。多名医生为孕产妇、儿童及家属提供健康指导,护士老师为孕产妇进行母乳宣教等。活动当天服务群众近百人。
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心肺复苏术进校园”
2021年5月14日下午,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刘颖主治医师走进石室联合中学(陕西街校区),给八年级的50余名同学带去“心肺复苏术进校园”专题讲座,为增强青少年的急救知识,提高挽救生命的能力,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自护自救常识。
团委(社工办)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
团委(社工办)组织党群行政后勤员工参加门诊预检分诊,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帮助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用手机扫描健康码、场所码,引导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进行登记,指引患者诊室位置。为配合做好医院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工作,组织党群行政部门志愿者积极参与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预检分诊岗工作,在预检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测体温、测血压、引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健康状况询问禁忌核查等工作。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门诊导医指路,协助患者进行手机操作,主动发现特殊老年患者,必要时给予一对一全程陪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