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m是什么?是一条扁绳的长度?一张照片的尺寸?一本书的厚度?一根粉笔的痕迹?还是直尺的刻度?不,这些都不是。4cm,是关于疼痛与坚强,挑战与希望,是生命的裂缝。乐乐(化名),便是被这条裂缝吻过的天使。
2020年6月29日,一位名叫乐乐,38+2周的宝宝在乐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看似平静的表面,却因乐乐奶后反复呕吐戛然而止。7月1日,乐乐住进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新生儿病房。“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Ⅲ型)”这个消息对于家属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明确手术指征,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与检查,7月6日,乐乐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由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杨纲副教授、吴杨医师带领团队行“食管闭锁端吻合术+食管气管瘘修补术+食管修复再造术+胸膜粘连松解术”。剖胸后见术中:Ⅲa型食管闭锁,见食管两段间距离远超过2cm,足足有4cm长。跨越4cm,将近远端连接在一起,手术难度极高、术后极易发生吻合口瘘,对于吴杨医师外科团队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一次挑战——精准的剥离、吻合、重建,他们成功地缝补了这条“生命缝隙”。
然而除了高难度挑战,还有其他的大山等着我们去攀登。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右肺受压不张80%、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肺部实变、休克、全身性水肿等问题也接踵而来,由唐军主任、张莉副教授、胡艳玲护士长、李小文副护士长带领的新生儿医护团队为乐乐保驾护航,坚守日日夜夜、心系患儿,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抢救,在没有发生任何一种术后吻合口瘘、喂养呛咳等并发症情况下,7月27日,从入院的2.29kg到2.76kg,乐乐成功出院,家属感动不已,表示感激。
从一出生,还没来得及睁开双眼就要与爸爸妈妈分离,到独自一人去面临史无前例的高难度挑战,乐乐是不幸的。但是,他来到了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联结接华西小儿外科所创建的锦江院区新生儿外科病房,前有“外科爸爸”冲锋陷阵,后有“新生儿科妈妈”保驾护航,乐乐是幸运的。虽然生命有条裂缝,但是并不能阻碍乐乐,成为那颗最耀眼的幸运之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宝宝在新生儿期患有不同程度的外科畸形,被发现,也被治愈。他们和其他的宝宝一样,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星星,是希望,他们应该拥有美好未来,也许此刻的他们散发出的光芒微弱,但总有一天,定能绽放出属于他们的闪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