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降临,中国约占10%左右,早产的发生率每年都在上升。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儿日”,呼吁更多关注早产问题。为迎接“世界早产儿日”的到来,加强公众对早产儿的关注度,2017年11月16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举行了“用爱,筑‘早’美好未来!”早产儿家庭联谊及义诊活动。刘瀚旻院长、母得志常务副院长等医院领导及众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参加了当日的公益活动。
启动仪式上刘院长进行致辞,充分肯定了我院新生儿科在早产儿救治方面的成果,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更好的医疗技术、更多的人文关爱带给每一位新生儿,并对新院区新生儿科室的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我院新生儿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西南地区危重早产儿救治及转诊中心,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儿近4000例,包含早产儿2000多例,极低/超低体重儿300余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早产儿最小存活孕周25周,最小存活体重600克,并且目前生长及发育状况均达到正常水平。
联谊活动在“美好的未来”歌声中开始,母得志常务副院长带领所有到场嘉宾为华西宝宝们送上祝福。当日共计到会近百组早产儿家庭,新生儿科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前期为本次活动进行了捐款,并为孩子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和纪念卡片。早产宝宝敬敬的爸爸和杨易辰的爸爸作为早产家庭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和心路历程。小小而顽强的生命感动着每一个人,早产也许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困难和艰难的抉择,但是他们都是那么珍惜这些早到的天使,他们都是那么努力呵护这些脆弱的生命,他们都是那么无悔自己的选择,正是有着这样的支持和信任,才让我们有了坚定的决心和前进的动力。最终这种种困难在家长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付出下一一克服了。对华西二院新生儿科党委领导的这个优秀团队,每一位家属都表示了无限的感激,无形中也极大增强了正在住院治疗的小早产儿家庭的信心和勇气。
活动中我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及华西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向波教授,作为兄弟科室代表,发表了真挚感言。新生儿科万兴丽副护士长为早产宝爸宝妈们带来了题为《新生儿及儿童家庭意外伤害及预防》的知识讲座,赢得了到场家属的热情反馈,讲座后进行了早产相关知识的有奖问答,家属们踊跃积极抢答,参与度很高。
最后,姚裕家教授、陈永秀教授、熊英教授、陈娟教授、唐军教授、石晶教授、陈大鹏教授、夏斌副教授、王华教授等新生儿科团队,以及华西医院眼科陆方教授、小儿外科靳曙光副教授、我院儿童神经康复科罗蓉教授进行了联合义诊活动,对来到现场的宝贝进行检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指导家属对早产宝宝日常情况的观察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医护人员联合家庭为早产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次早产儿家庭联谊及义诊活动在家属的赞扬声中落下了帷幕。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在新生儿科病房及活动现场进行了多点网络直播,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华西论健》栏目组还将就此次活动制作专题节目择日播出。截至17日,针对世界早产儿日进行的视频和直播报道,已超过100万人次观看!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社会大众对早产问题的重视,促进了医患和谐,提高了早产儿家庭的照护能力,也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早产儿救治的信心。(撰稿:陈超、滑心恬、唐军;摄影: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