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面对肆虐的新冠疫情,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有一群勇士默默奉献,她们就是华西二院门诊部的医务工作者。
若医务人员是防疫阻击战的战士,门诊预检分诊的护士便是哨兵。儿科门诊预检分诊护士刘艳便是哨兵中的一员,她着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护目镜、手套和一次性防护服,站在门诊入口用体温枪一遍遍的为患儿及家属测量体温,询问病情,为患者答疑解惑。害怕漏查患者的她,不敢多喝水;发现疑似病例的她,立马护送病人至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登记。刘艳护士是我院双职工家庭,疫情爆发后与其丈夫都坚守在工作岗位,轮流利用休息时间照顾孩子,将自己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工作。

当你进入儿科门诊诊区时,你会看到一位白衣战士,她就是儿科门诊护士刘玉凤,一位默默坚守在三级预检分诊岗位上的一员。作为三级预检分诊的最后一环,她需要对进入诊区的每一位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有效的筛查。面对家属,她需要举起手中的体温枪一个一个的测量;面对孩子,她则需要亲切地弯下腰来进行监测。每天工作八小时,重复着一起一弯的动作上百次,站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她从不觉得辛苦,还利用工作间隙指导家属们正确为患儿佩戴口罩。对于一些不太配合的小朋友,她总是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叮嘱着、鼓励着患儿做好防护。

儿科门诊有这样一位忙碌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岗位的护士,她就是儿科门诊护士杜佳敏。新型疫情的到来,使她的工作变得比往常更加忙碌,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快速穿梭于诊区的各个角落。如果说疫情就是生命,那么做好院感防控的组织、培训及实施工作就是挽救生命的第一步,只有将疫情变化随之而来的防控、转运、处置等相关知识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一线的医务人员,那么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病人的筛查,自身的防护。她不仅承担了科室与院感科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更肩负着将新型防控意识深入到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的使命。一页页细心制作的文档笔记,一句句反复耐心的知识传达,一次次细致入微的流程确认,无不彰显了她对疫情防控的坚定决心。

随着疫情的蔓延,2020年2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向全院医务人员征集抗击"新冠"援鄂应急医疗志愿者。儿科门诊护士长康冰瑶老师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接到通知后第一个报了名,极大地带动了全科室护理人员驰援一线的热情。从疫情爆发以来,她已经连续工作至今。她心中不仅需要装下儿科门诊疫情期间的工作安排,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眼中还要关注着科室人员的健康状况,患者家属的就诊防护,防护物资的使用情况……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事必躬亲。长时间的工作让她甚至没有好好陪家人吃过一顿饭,而就是这样的她,在人民和国家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主动请缨。

在接到"新冠"援鄂应急医疗志愿者通知时,她毅然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就是儿科门诊护士田希。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她的丈夫是华西医院第一批赴武汉医疗队的医生,目前已在前线工作20多天,她的家中还有意外骨折的母亲需要照顾,还有年幼的孩子需要辅导,双方年迈的父母也需要照料,家庭的重担都抗在她那柔弱的肩膀上,但她还是一心想去支援前线,站在丈夫的身边,共同抗击疫情。科室领导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劝她留守后方,照顾家庭。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她们既是父母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们还是孩子心中英勇无畏的母亲,她们更是不怕艰难、勇于上前的白衣战士!正是由于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得门诊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严峻时刻,华西二院的医务工作者们逆向而行,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这场阻击战中。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